壅塞與疏通─從愛徒樓到中正圖書館(民國60-67年)
 
1. 圖書館組織粗具規模
許多機構的組織都是在需要與改進的互動中,漸趨完備,圖書館成立初期確實人手不足,業務分工不明。民國50年代,由於編制內人員少,往往需要僱用臨時工作人員,並徵募學生義工。57年以後閱覽室和參考室陸續開放到晚間,人力調配更顯不足。民國58年時,圖書館曾於校務會議中反映全館書籍已超過六萬冊,理應有11位工作人員,才足以應付每本書籍六張卡片的編目工作,但當時館內只有8位人員,故提請學校添購複印機,俾節省人力。

其實,圖書館從書籍採購到編目上架,再到圖書借出與歸還,看似為一流程,其中各部的工作性質卻並不相同。早期因為書籍少,全校教職員生不多,業務分工不清,館內人員都必須熟悉並包辦各個環節的工作。但到民國60年後,藏書量與師生人數俱增,圖書管理業務日益繁忙;於是,館方決定對仍然有限的人力進行分工,希望透過業務分配、專人負責而增加效率。


據曾任職圖書館多年的,約在民國60年新學期初,圖書館成立了參考、採錄和閱覽三個工作小組。參考組和閱覽組的關係較密切,不過參考組提供較多的讀者服務,閱覽組主要負責借還書的工作。至於採錄組則是專責向代理商洽購圖書。一般來說,各系教師都可開列書單,由採錄組人員統一訂購。偶爾採錄組也會主動選購有價值的書籍,甚至當時的館長也負擔頗多書籍挑選的工作,再委由採錄組執行購買。這點和後來整個圖書採購流程有所不同。



2.空間的困窘、爭奪與疏散
愛徒樓圖書館的藏書量原本規劃是十萬本,書籍量的快速成長,使空間問題又逐漸浮現。民國60年時已經因為書庫擁擠,把善本書從地下室遷移至愛徒樓三樓的研究室。民國60年底,圖書統計雖為7萬4千餘本,但已可預見二年後,現有的藏書空間就會到達利用的極限。而除了圖書的存放,學生的閱覽空間更是問題。據民國60年十月的校務會議記錄:當時學生人數是4058人,圖書館僅有座位262個,平均每15人才有一個座位。何況,1970年代初期是東吳大學學系增設最為蓬勃發展的一段時期,歷史、音樂、資訊系以及外文系東方文學組都創立於民國61年,隔年又有德文、社會系相繼創立,民國63年再增設國貿系。可以想見,隨著學生人數遽增,閱覽空間就愈顯侷促。

當時也曾有過類似紓解空間的權宜措施。如學校原不允各學系另闢圖書室,但容許研究所設立專科圖書室。所以超庸館一樓左側有存放理科期刊和參考書的圖書室,而音樂系的專書也另外存藏。民國60年城中校區的第一大樓落成,一樓和三樓分設法律中心圖書室和商學院圖書室,其中法律圖書室的經費主要由亞洲協會資助。此外,如外界贈書複本過多,圖書館也會應相關院系要求,撥移若干複本書至各院系寄存。

但是,這些方式畢竟不是解決圖書館空間壅塞的長久之計,唯一的辦法是另外增建一座空間更大,容納量更多的新圖書館。然而,如何籌措所需經費,以及新建圖書館的功能設施如何規劃,是首先必須解決的難題,這些都有賴端木校長以及民國61年九月上任的俞雨娣館長的全力支持與構思。


3. 規劃與落成
民國60年代初,端木校長已深切體察到:大學中必須要有一座能充分配合教學與研究之需的圖書館。然而要蓋一座合乎實際需求與理想的新圖書館,對創校以來,舉步維艱、財政拮据的東吳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大挑戰。但為解決現有空間的急切,並基於一向所秉持的辦學理念,端木校長在俞館長上任隔年,便允諾在最短時間內籌建一座新館,提供全校師生使用。為此端木校長兩度親自遠赴國外募款,籌措經費,終使得新建工程快速順利地於民國64破土動工,並為紀念先總統蔣中正先生而命名為「中正圖書館」。

中正圖書館的內部設計由當時的圖書館委員會主其事,這個委員會由教授代表、院長和圖書館館長共同組成,經他們協商後,再與建築設計師討論溝通。期間,俞館長曾赴美收集許多圖書館建制方面的資料,以為參考。而當時的建築師王大閎先生因與端木校長舊識,體念東吳辦學艱辛,幾乎是半義務性的幫忙。


中正圖書館從破土到完工只花了三年的時間。民國67年3月,一座總建二千二百坪,左右各五層、九層樓的新圖書館,在嚴家淦總統的賀詞見證下,終於落成啟用。當時嶄新的中正圖書館高高聳立在東吳大學狹小的校地上,目標相當顯著,加上全棟白色的外觀,在學生之中贏得「白宮」之美名。

這座新的圖書館內,不但擁有當時其他圖書館少見的全館空調設備,更先進的是,全面採用開放式書架。過去在愛徒樓時期,參考室和期刊室雖是開架的,但一般書庫還屬閉架。借書時先得查閱資料卡,填寫借書單,再交由館員到書庫取書。中正圖書館的開架式書庫則讓每個人都可以進到書庫中自行找書,除了方便外,借書人更可順道瀏覽其他圖書,對學習上助益甚大。不過開架式設計必須在書架間預留人和書車都能夠通過的走道,佔用的空間相對較大,許多學校因此到現在還不太願意採用。中正圖書館全面實施開架式書庫,在那個年代確屬難得。

在藏書規劃方面,據俞館長指出,中正圖書館館藏預定為四十七萬本,估計可以應付約二十年的圖書成長。學生使用座位有1200個,這是以未來商學院和法學院學生將會遷往城中校區,外雙溪校區學生約達6000人來預估的。也就是說,新的圖書館內每五個人就能有一個閱讀座位可以使用。比較在愛徒樓時期,每15個學生才有一個圖書館的座位,進步的「空間」甚大。

4. 人龍接力搬書 
中正圖書館落成後,從舊館到新館,最大的問題是,那大批的書籍該如何「交接」?過去東吳圖書館雖曾有搬遷經驗,但彼時書籍量少,從行政大樓到活動中心,再到愛徒樓的路程,既近又方便,所以沒什麼問題。然而,中正圖書館高踞在山坡地上,與愛徒樓距離雖不算遠,卻都是彎路斜坡,僱請一般大型車輛來搬運圖書,既費時又不划算。若是遷館搬書的時間過長,還會影響師生利用圖書館的權益。於是就在這些考量下,構思出徵調學生、以人龍接力搬書的方式,事實証明,這麼做不但有效率,也很經濟。

但是人力搬書看似容易,仍須靠著事前完備的籌畫,才不致到時亂了陣腳。,當時是圖書館人員事先測量好新書架要存放的圖書種類和數量,並且擬定各樓層書架搬遷的順序。之後,才將愛徒樓的書按照編號分門別類地綑綁成一包一包,每一包的份量不能太重,以免學生拿不動。至於搬運路線則設計成左右各一條,一條順著愛徒樓與錢穆故居中間的樓梯通道向上,另一條就沿著愛徒樓與學生活動中心之間,那時種有許多美麗的柚子樹而被稱為「情人道」的石梯路搬運。為了不妨礙正常上課,動員學生都選在體育課、軍訓課或各系的系會時間,並以各系高年級學生為主。

民國67年三、四月間,那兩條連結愛徒樓與中正圖書館的階梯上,學生依序排成長長的人龍,人龍兩端由圖書館工作人員坐鎮掌控,教官們沿著兩條人龍來回逡巡指揮,一捆一捆的書就這樣由愛徒樓,經過一個一個學生的手中送到中正圖書館內。那壯觀的兩條人龍,彷彿兩條歷史的軸線,在師生同心齊力下,傳遞著舊館與新館承先啟後的使命。

現任發展處處長謝政諭老師與教學研究發展組張劍霞組長都曾親身參與過這段歷史。當時,他是大三,印象中他曾經搬過兩次書。整個搬書的工作在一個多星期內很快就完成了。人龍搬書的時間雖不長,這個過程卻成了我校歷史中一段有趣、更有意義的插曲。

 

 
 
有此圖為原音和動畫

回活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