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氣蓬勃─中正圖書館的業務推展(民國67-80年)
 
1. 徵書、捐書、買書與編書
隨著新圖書館的啟用,原有空間不足的困擾不存在了,新的問題反倒是:在愛徒樓時擁擠的藏書,移駕至中正圖書館後,放在一排排新製的書架上竟然顯得空空盪盪、疏疏落落。為了快速充實館藏,圖書館還向全校師生員工發起「一人一書」活動,希望透過徵募,以集體的力量來豐富典藏。

這個活動獲得了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熱烈迴響。當然,大家慷慨解囊捐贈的書籍除了學術性的,也不乏消遣性的,這就有賴圖書管理人員的精心篩選。捐贈來的書籍通常會在該書最後一頁打上標籤,註明捐贈者的姓名,作為辨識。

個人捐書之外,另一個擴充圖書的辦法,就是接收國外大學如UCLA淘汰的一些參考書或是舊版工具書,比如大英、大美百科全書。此一捐贈傳統由來已久,對於經費向來不甚充裕且每年數額不定的圖書館而言,雖是杯水車薪,但也頗有裨益。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中正圖書館建成後,在學學生每學期繳交的註冊費中明白註記了圖書經費一項,雖只有數百元,卻意味著圖書館從此能依學生人數而有固定的年度經費可以支用購書。

當時圖書館所購藏的圖書中,有一些是無法公開展示的。某些教師申購的書籍屬於禁書或是中國大陸的出版品,往往在進入海關時就被扣押。此時館方必須向海關人員提出證明:這些書籍確實為教學研究所用,並保證資料不會外流。完成這些手續後,才能提領被查禁的圖書。這些圖書回館之後,都集中存放於館內的專室中,只對經過申請登記的老師開放。政府人員偶爾還會來察訪這些圖書的管理情況。歷史系已故教師翁同文教授因鑽研紅(樓夢)學,時時前來查閱資料,許多圖書館同仁至今印象猶深。民國70年代末解嚴之後,這個專室才正式廢除,那批「禁書」或「匪書」終於獲得光明,面見人世。

根據民國68年的統計,中正圖書館的藏書量已突破15萬冊,而且可以預見,未來圖書更將快速遞增,舊有的編目面臨了調整的必要。西文書籍原本採用的杜威分類法只適用於中型的圖書館,一旦藏書量增多就很難因應。在這番考慮下,美國國會圖書分類法會是更好的選擇,亦即在原本杜威式分類的000、111……等編號前面再加上A、B、C等英文字。其實,早在民國59年法律類圖書便已運用美國國會圖書分類法編目,但此時始全面擴充到所有的英文書籍。使用美國國會圖書分類法的另一個好處是:凡是美國國會圖書已編目的書籍,東吳大學圖書館圖書都可以比照沿用其編碼,省下不少的人力與編目時間。



2.讀書、借書、偷書、割書
中正圖書館的書庫採開放式,從此學生可以自由進入書庫,憑證借書。為了避免糾紛,新式的借書證上加了個人照片,以便識別。當時已有指定參考書的設立,平常只限於館內閱讀,不能外借,但與國外大學一樣有個通融的方式:就是讀者可以趁星期六閉館前一個小時將書借出,下個星期一早上開館後一個小時之內歸還,這樣就不會影響他人的使用。


新圖書館較過去寬闊明亮的閱覽空間也吸引了許多喜愛閱讀的同學。謝政諭老師回憶,他當時最鍾情的是七樓期刊室靠窗面向外雙溪的位子,常常特意趕早,希望能先一步「搶到」心愛的寶座。愛徒樓時期,學生以書籍佔據座位,是尋常可見的現象。中正圖書館成立之後,學生必須憑學生證或借書卡,換取一張固定座位的牌子。這樣一來,進圖書館的人都有自己的專屬座位,就不會再有搶佔的糾紛。當時也允許讀者攜帶大約五本非館藏書籍入內閱讀,但必須要填寫單子,以防與館內圖書有所混淆。

當越來越多的同學在課後回家前,相約在圖書館內研究功課,卻因為彼此討論聲音過大而造成其他同學的困擾時,圖書館有了開闢研究小間的構想。初始每層只有兩間,空間頗大,提供同學討論研習之用。民國83年書庫改建後,每層的研究小間增為四個,但空間較小,只供個人研讀之用。

開架制度拉近了學生與圖書的距離,卻出現一個嚴重的管理問題:偷書。在那個經濟不算富裕的年代,學生家境一般都不好,買書是財力上的一大負擔;科技化的監視系統又尚未普及,偷書風氣可能因此較盛。為了防範未然,曾規定學生必須將背包放在圖書館入口處的置物櫃,不准帶入參考室和書庫內。即使如此,偷書的問題仍屢有所見。有些同學會從樓梯間的空隙或窗戶丟書出去,圖書館人員只好在各樓梯的空隙間裝上護網,並用鐵絲封住窗戶,以防同學「偷渡」圖書。至於夾帶圖書出館的例子,也時有所聞。民國76年左右,圖書館進出口處加裝了感應器,似乎頗有些警示的效果。但是,有些同學還是發現了漏洞,竟能從某種角度避開偵測器的感應。這果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外,割書也是經常發生的現象。有些同學雖未把整本書偷去,卻將書中有用的部分撕下竊走。損害最嚴重的莫過於期刊,往往一些好文章就這樣被割裂不見,許多雜誌期刊因此殘缺不整。雖然,早在愛徒樓時期,圖書館就已購買影印機,希望同學將想要閱讀的文章影印下來,而不是去破壞圖書或期刊。但當時影印一頁就要2元甚或5元,其時幣值又較今天大,大多數同學都負擔不起這項花費。

中正圖書館全面裝置空調設備後,固然改善了閱讀環境,讓莘莘學子更樂於親近圖書館。但也有很多學生進圖書館的目的不在讀書,只為休息睡覺,影響座位的流通與使用。館員偶爾進行規勸,畢竟人數太多,館內人員有限,成效不彰。


3. 組織成長和城區分館的建立
圖書館人員編制不足的問題,早在愛徒樓時期便已出現;新館成立後,這個問題更加迫切。民國64年前後,圖書館進用了多名專業人員,如今他們都是圖書館的資深主力。為加強工作效率,並在原有的閱覽、採錄、參考三組之外,成立了第四個組─編目組,以因應快速成長的購書與藏書業務。

除了人員方面的「開源」,事務處理程序上的「節流」,可能更是減省人力,推展圖書館業務的根本之計。從民國80年開始,圖書館在王中一館長主持之下,開始推動自動化,在圖書管理和圖書使用上又邁出了嶄新的一步。

城區分館的建立是此時期另一項重要的發展。60年代城中校區的法律圖書中心和商學院圖書室,只提供閱覽方面的服務,購書或圖書編目均由外雙溪校區圖書館負責。民國70年,城區第二大樓(鑄秋大樓)建成,兩圖書中心正式合併為城區分館,並遷入第二大樓(鑄秋大樓)的六、七樓。除了編目的工作仍由中正圖書館統籌,城區分館的業務逐漸獨立,日後並陸續增設參考、閱覽、推廣各組和非書資料室。


4. 持續的努力
http://www.scu.edu.tw/library

 

 
 

回活動說明